阅读更多关于太上老君清净经原文 默认类别 太上老君清净经原文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全文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於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名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 0 篇意见 380 次查看 剑弗在 默认类别 2024年6月26日1年前
阅读更多关于《黄帝阴符经》上篇现代释义 转载 默认类别 《黄帝阴符经》上篇现代释义 转载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之,谓之圣人。天生天杀,道之理也。 “观”——“宇宙观”(宇宙形成的原理),宇宙是由我们肉眼的“观”所显化的。也作:观看和理解,格物以致知。 在这里,道出了我所悟出的:“宇宙观”,道出了宇宙的起源:天地、宇宙,是靠我们长久以来适应变化的意识能力形成的、肉眼可见的“观”来显化出来的。 呼应《道德经》:“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三才”,解释宇宙是从无到有,由虚到肉眼可见的“实”的过程。 “天之道”:是宇宙万物从无到有、从虚到实、从意到形……生化不息的万物化生和过程,并揭示了阴阳消长转化的规律。意识能力显化宇宙万物,静极生动,阴极生阳,这就是揭示宇宙、万事万物之规律之大“道”! “执”:是遵从、掌握、执行、运营的意思。 0 篇意见 377 次查看 剑弗在 默认类别 2024年7月7日1年前
阅读更多关于《六壬寻源》清·张纯照 默认类别 《六壬寻源》清·张纯照 六壬寻源(清·张纯照) 《大六壬寻源》卷一 序 昔黄帝伐蚩尤于涿鹿之野。九天玄女。授以神式三种。一曰太乙明天道,二曰奇门详地理,三曰六壬知人事,皆变化不测。探天机而断课。苟得其一。占象必灵。但太乙奇门,幻冥难稽,传之后世,流为术艺之学。专言数而不通理。恐有毫厘千里之谬,故儒家所不尚。惟六壬一式。由庖 氏龙马负图之神。细阐乾坤六子之奥,推之五行生克吉凶消长之道。始以义理断象占之休咎。继以象占推义理之精微。神奇显著,当为古今笫一稽疑之书。易曰知机其神乎。文王亦以先天八卦之奥,变后天八卦。遂演六十四卦之爻辞,周公孔子继以彖象系辞,四圣之经成。而周易之道章矣。于是综易数而究六壬者。得元女之的沠。推数必曾通乎理。断课必推原乎八卦。凡一事一物之应验。巨细信无爽者。近世以来。推测辈无虑数百家。或主元虚而近于荒诞。或由穿凿而入于异端,各有臆断,存乎其中。易之本义全失。而壬学之原遂绝。无人寻矣。奥稽前代。子房、孔明,以及袁、李、邵、刘诸公,并深明易义而推六壬,理数兼通,可谓神而明之者也。笫潜心参订,竟难得其旨,后乃购明季尹希吉先生所定六壬捷录,其言简意赅,论数而合理,足以开 0 篇意见 376 次查看 剑弗在 默认类别 2024年6月9日1年前
阅读更多关于六壬论命秘要(作者未知) 默认类别 六壬论命秘要(作者未知) 六壬论命秘要 凡论人富贵贫贱寿夭,只看身命,更以干支用神,相生相合则命吉,如克害则命凶也。如身命旺相遇酃神良将生扶合助而不来刑克害者,必主其人有富贵福寿。若休囚无气,更遇凶神恶将克制,必主其人非夭即贫,无造化之人也。大忌身命空亡及入墓,盖空亡只主一身作事无成,多谋少遂,难立家计;入墓则主一世昏晦不明,行藏动静必不亨快;又嫌身命瘦弱无助,盖无气遇扶必因人并立;如更遇刑冲克害则官府欺凌,小人谤毁。若有气无助必独立撑持,如更遇生扶合助则贵人提携。又要财福旺相得地,如财无气又临死墓绝空而日干又被凶神恶将冲克,无吉神将救助,此乃至下之命。如子无气,又临死墓绝空而日干又被凶神恶将克制,无吉神将救助,亦为至下之命。盖子妻空不为黄冠缁衣之僧道,则为乞丐之贫人,又安求其增益也。大抵课命旺不如爻像旺,得课像旺可许其根基壮实;更得爻乘吉临得力之地扶助身命,乃为十全造化。盖人之根基系于课,人之际遇系于爻,故课命无气,根基浅\薄;爻像得地,际遇兴隆。细看三传吉凶,其荣枯实决于此。夫初传为始,若财旺乘龙临吉地,早年身必富贵,子旺兴隆同传初年子定轩昂,六合太常临财为作经商买卖兴家,太阴天后见妻财婚姻早娶 0 篇意见 371 次查看 剑弗在 默认类别 2024年6月9日1年前
阅读更多关于泥丸李祖师女宗双修宝筏 默认类别 泥丸李祖师女宗双修宝筏 第一则 泥丸氏曰:女功进步,初则止念,继则调心,念止心调,便可从事按摩矣。法忌避炎就凉。盖女以血为本者,其性偏阴,阴性喜凉,不假按摩以微行气机,则易沦入纯阴,阴则凉,凉则冰,如不加之以动运,酿成痰凝血瘀等病,而功难行矣。然须从止念调心始。女属坤,而坤藏真火,火伏则吉,火发烁金,不调而运,金遭火逼,则有翰音登天之象,故女修诀惟从止念调心始。止念调心,功不厌多,亦不忌久行者,静中有动也。 [太虚氏曰:念止则气纯,心调则气和,续行按摩,则有阳发之机,虑或机郁躁生,故复示戒。且凡女性喜凉恶热,而初得止念调心和气,中或遭机郁躁生景象,必起提灌真阴之念,此纯阴汹聚之由。盖静则阴凝,不动则阳郁,初学必有此弊。不知推究发躁生烦之由,遽求得凉快一时,误知!必须加功,用运气机之法,气行则躁自释,不悟此而求其效,适更增病,此又痰凝血瘀之所由致也。故切戒之。法惟续事按摩者,正以杜斯瘀凝之窦。又以人情乐功喜进,或致按摩过猛,地火焰腾,凡火从之,则有烁金之弊,故有翰音登天之戒。翰音者,酉禽也,逼之极,则飞走上登,故又申说止念调心之妙。盖示此则为女宗澈始澈终之要诀云尔。] 0 篇意见 341 次查看 剑弗在 默认类别 2024年6月9日1年前
阅读更多关于《素书》原文 默认类别 《素书》原文 原始章第一 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惠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夫欲为人之本,不可无一焉。贤人君子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故潜居抱道,以待其时。若时至而行,则能极人臣之位;得机而动,则能成绝代之功。其不遇,没身而已。是以其道足高,而名重于后代。右第一章,言道不可以无始。 正道章第二 德足以怀远,信足以一异,义足以得众,才足以鉴古,明足以照下,此人之俊也。行足以为仪表,智足以决嫌疑,信足以使守约,廉足以使分财,此人之豪也。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见嫌而不苟免,见利而不苟得,此人之杰也。右第二章,言道不可以非正。 求人之志章第三 绝嗜禁欲,所以除累;抑非损恶,所以禳过;贬酒阙色,所以无污;避嫌远疑,所以不误;博学切问,所以广知;高行微言,所以修身;恭俭谦约,所以自守;深计远虑,所以不穷;亲仁友直,所以扶颠;近 0 篇意见 328 次查看 剑弗在 默认类别 2024年7月15日1年前
阅读更多关于壬归真课(作者不详) 默认类别 壬归真课(作者不详) 目录 卷一 提纲例约 一、观四课之加临 二、察用神之生克 三、传始终 四、贵神吉凶 五、判八杀吉凶 卷二 壬占易简例约 理气类象说 占例:求财 占例:琐占约云 占例:扣门 卷三 谋望门 干贵求财第一 成象第二 通象第三 推类第四 引伸第五 卷四 婚姻门 例约一 干支正象第二 用传变象三 类神定象第四 品貌根源第五 命年关系第六 成后始终琐象第七 古今占例第八 卷五 农事门 例约 农圃定象 类神定象 象类约略 蚕桑象类 加临定象 吉凶琐象 卷六 出行门 占例约第一 总象第二 动静占法第三 迟速占法第四 吉凶占法第五 水陆占法第六 阴晴风雨占法第七 伴侣占法第八 赀本行李占法第九 投宿占法第十 启行占法第十一 见闻有疑占法第十二 期会占法第十三 家内吉凶占 0 篇意见 259 次查看 剑弗在 默认类别 2024年6月9日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