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帖子

剑弗

网站管理
  • 注册日期

博客帖子 发布由 剑弗

  1. 什么样的八字好色

    好色的人八字特征
    1、八字看人好色并不以桃花而论。
    如果男人的命局正,偏财旺而明,暗,刑,合,冲透,不管喜忌,不但生性好色,而且婚姻往往也不太顺利。
     
    2、命局中身旺,伤食旺的人。
    不管性别是男是女,一般都比较好色。因为伤食主人的化泄系统,又主性器管,伤食旺就代表欲望强烈,自然对性的要求就高。又因为伤官制官,往往目无章法,不尊重道德法律,不受束缚,比较随便。
     
    3、男命身旺劫财旺之人,多主好色。
    因为劫主掠夺,身旺劫旺,所以身旺需要消耗,以获得平衡愉悦。因此,这样八字的人通常会通过追逐异性来满足自己对性的欲望。
     
    4、八字命局中如果水旺为用的人,一般都比较好色。
    因为水主主人的肾功能和性器官。水旺而为用的八字命局,不管性别是男是女,往往都说明此人的性功能发达,性欲强旺。为了满足生理欲望,多会用宣泄来取得平衡。所以这样八字特征的人往往比较好色。
     
    最好色的八字命理分析
    1、命犯桃花
    犯桃花,是指出生年地支和出生日地支为申子辰的见酉、为亥卯未的见子、为寅午戌的见卯、为巳酉丑的见午。所以“四桃花”指的是子、午、卯、酉,八字里带之,为有桃花,主漂亮、多情、与异性缘分多等。桃花主“淫”,尤其是桃花在时支,为“外桃花”。桃花之支逢三合、六合,桃花逢合相当于感情上的结合。桃花与沐浴同支,沐浴代表情感外泄;桃花坐七杀,七杀为偏官,性格主动,具有进攻性、占有性。
     
    2、八字过燥过是湿
    八字五行火土多则过燥,对代表水的性方面有本能的渴望,所以好色;八字中水和湿土多则过湿,水盛主“淫”,肾功能好,性的欲望强烈。
     
    3、八字合会多
    “三合”是指八字中地支形成申子辰、亥卯未、寅午戌、巳酉丑三合;“五合”是指八字天干形成甲己、乙庚、丙辛、丁壬、戊癸相合。“六合”是指八字中地支形成子丑、寅亥、卯戌、辰酉、巳申、午未相合。“三会”是指八字中地支形成申酉戌、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三会的人。八字中合会多,主人际关系广泛,多情,易有私情。
     
    4、八字偏正异性星混
    偏正财混专门指男命,偏正财混说明其有妻子,也容易有情人,主异性缘份好,情人较多。同理,女命官杀混杂,说明其有丈夫,也可能会有情人,感情上心志不坚,易有私情,更易婚变。若正官、七杀均在天干,必定再婚。
     
    5、食伤多
    食神、伤官为我泄出之物,代表性,代表自我控制能力差,喜欢心猿意马和放纵自己。无论男女,食伤混而且多者,感情生活混乱。
     
    八字看喜欢搞外遇和好色的人
    1、八字看外遇和好色的人。
    现在的人,贪心重,都想把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所以,贪财好色的人越来越多。再有现在外遇是导致家庭破裂的主要原因,刘恒老师从八字看外遇和好色的人。
     
    2、八字中财为用神的男人。
    在命局中占有很多分量,皆有好色之心。且易得女孩子欢心。男人的八字里没有财星的人,女人的八字里没有官星或官星受制,容易有外遇,也是贪财好色之人。
     
    3、八字中女人伤官透出或居月,为忌而没有受制的时候,为放任放荡。
    不计道德,在感情上没有底线,容易沦为有外遇。
     
    4、如果女人的八字里官杀强旺,不仅婚姻不美满,人生多坎坷。
    且易沦为男人之玩物,或次流角色之风流对象。
     
    5、如果女人的八字里伤官旺,为有外遇也是遇到自己心仪的男人,属于心甘情愿型的。
     
    6、如果女人的八字中官杀旺克身,是不情愿的受迫与人发生关系,属于受辱型的外遇。
     
    7、在八字中生于已、午、未月或命局火旺极。
    命中有水,逢克水之年必有外遇或桃花运,若命中有官管束另当别论。
     
    8、八字中水旺,尤其癸水多,必主为人多淫荡。
    八字桃花在时支,日支,如果临伤官的话必放荡。
     
    9、在八字中,无论男命女命,在巳、午、未月出生。
    四柱不见壬癸亥子水,但有申,辰,丑,逢火土炎燥之年,会色欲横流,逢壬,癸,亥、子年或月改邪归正,或想结婚。
     
  2. 八字日主性格分析之戊土日主

    戊为阳土,城墙之土,所以戊土必定厚重结实。
    由此可以推论,戊土人的特点之一就是敦厚木讷,有点老成持重的感觉。因为城墙土的坚硬厚实,戊土人的优点比较明显,即意志力坚定,遇到困难不妥协。
    但土太重的人缺点也很明显,就是非常固执,不懂变通,教条主义。有位戊土日干的朋友就是如此,性格非常执拗,做事刻板,什么都要严格按照流程、规章制度,我们觉得原则内稍微变通一下就可以顺利解决的事情,在他那里就不行,真是一块固执的顽石。石头的特点是特别硬,延伸一下,如果一块石头被劈成两半,是不是就很难复原了?所以戊土日人如果一旦被伤透了心,他就不再是原来的那块石头了。如果哪位缘友有戊土日的男朋友女朋友,相处的时候就要小心呵护这块顽石,一般不要期待把他伤透之后还能再挽回他的心。
     
    戊在面相中代表鼻子,所以戊土旺透,尤其是有火生戊土的人,一般鼻梁高挺。而鼻子在面相中也是财富的象征,奇门遁甲也以戊为钱财资本,戊土日生人钱财方面一般不会短缺。
    再者命理中有天下没有穷戊子的说法,风水中山管人丁水管财,戊子日是戊土自坐财星,戊土为堤坝可以圈住水,所以戊子日柱的人在财富值方面是比较高的。
    但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戊日干或戊子日生人都会有钱,最重要的还是命局组合。最典型的比如戊日生人,但命局土特别旺,一片火土,但水很弱,那么被堤坝圈住的水就会干涸,自然就没钱了。
     
    戊土诗说:
    戊土城墙堤岸同,振河及海要根重。
    柱中带合形还壮,日下乘虚势心穷。
    力薄不胜金漏泄,功成安用水疏通。
    平生最要东南健,身旺东南健失中。
    说的是戊土为硬土,是用来筑造城墙和堤坝的,用来拦截江河湖海的戊土一定要在地支见根,根基稳固就相当于是戊土的地基,戊土才能抵制大水,才不会被大水冲堤。
     
    如果戊土带合,比如戊癸合能化火,即是将癸水化掉变为火,火又来生土,则可使土更加厚实。但如果戊土日主不得印绶之功,反坐克泄之力,比如戊申、戊寅等,如果再加上其它一些条件,比如失令等,戊土就会变得虚弱。戊土如果虚弱变为薄土,则惧怕金来耗泄,如果命局金旺,必然加重戊土的负担,土再来生金,戊土就会更加稀薄。那么对于厚重的戊土来说,如果用水则戊土就会变成稀泥,所以戊土身旺,其最佳用神不是水,而应该是甲木,以甲木疏通戊土,土质就会变得柔软疏松。所以戊土不离甲丙癸,以甲木疏土,以丙火照暖,以癸水雨润调和,则以为美。
    后天八卦东南为巽,为三四月辰巳之时,辰为湿土,戊土见辰为根不寒不燥,见巳为禄,所以戊土入东南,正得其时。但是如果戊土原本身旺,再行辰巳运,则难免有失中和。
    (此为“平生最要东南健,身旺东南健失中”句,东方属木、南方属火,如果分开来论,戊土旺时宜用木制但不喜火生;弱时不喜木制但细宜用火生。不符合东南健、健失中之意。)
     
    春季木旺,木有克土之力,所以戊土生于春季,则喜印绶、比劫生扶相帮;夏季火旺,戊土本为燥土,所以夏季的戊土必须有水润泽,再见金耗泄土气并发水之源;秋季金盛,如果金太多,则会盗泄戊土,所以生于秋季可以见火制金,同时生扶戊土;冬季严寒,将土冻住,必要用火烘烤暖局,并用木生火为佳。
    《滴天髓》说,戊土固重,既中且正。静翕动辟,万物司命。戊土就像一座向阳的高山,其性厚重,正直无私,喜静不喜动,它有极强的忍耐力,同时也具备很强的包容心,可以承载万物。
    所以戊土日主生于不同的季节,如果能满足以上这些条件,再配合上好的命局组合,就会表现出泰山的肃静,平时默默无闻,看起来风雨不动,但一旦有所目标和行动,就会比他人更多一份坚持。
  3. 八字五行与工作十神与行业

    八字看你适合哪种职位
    命理八字看你最适合哪种职位
    1、五行属木的行业
    五行属木的行业大体有体育文娱产业、印刷业、造纸、家具加工、木制品加工、服装加工、纺织鞋帽、家居饰品、医疗卫生行业、林业、花卉园林、出版业、包装器材业、音像制品、果业、宗教业、药材茶叶、律法界、公共事务服务业、生物工程以及自由职业者。一般来说,所有与“木材”有关的都可以归类为五行属木的行业,而八字喜木的人从事这方面的行业为佳。
    2、五行属火的行业
    五行属火的行业大体有新闻、出版、科研、教育、石油化工、橡胶塑料合成制品、通信通讯、邮政、计算机、网络、广告、会展、商务办公、咨询业、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光学照明、电力供应、媒体等。总的来说,所有与“火”、“光明”有关的行业都可以归类为五行属火的行业,而八字喜火的人从事这些工作会有利于自身的发挥。
    3、五行属土的行业
    五行属土的行业大体有城建、房地产、规划师、环保部门、建筑材料、陶瓷、安装装潢、电子仪表、新能源、殡葬业、医药加工行业、日用杂品行业、烟草业、粮油副食品行业、皮革行业、废旧物资回收再生产、古董古玩、畜牧业、石材石料加工、物业管理、采矿以及农产品生产行业。一般来说,所有与“土”有关的行业都可以归类为五行属土的行业,八字喜土的人从事这方面的行业为佳。
    4、五行属金的行业
    五行属金的行业大体有冶金、冶炼、金属制品加工、磨具、金银珠宝生产销售、金融产业、银行业、证劵期货、投资产业、自动化设备、衡器制造、机械车辆生产、机械配件、厨具、财会、工艺礼品制造。一般来说,所有与“金属”有关的行业都可以归类为五行属金的行业,八字喜金的人从事这方面的行业为佳。
    5、五行属水的行业
    五行属水的行业大体有餐饮业、贸易、批发、市场推销、交运物流、渔业、远洋捕捞运输、水产养殖、保险、理财师、外事服务、出国中介、商务培训、造酒业、家政服务、水利管理、冷冻加工、茶馆、剧场、消防、旅游导游。一般来说,所有与“水”有关或是流动性的行业都可以归类为五行属水的行业,而八字喜水的人从事这方面的行业为佳。
    八字看你适合从事什么职业位
    十神指的是正偏官、正偏财、正偏印、比肩劫财、食神伤官。每一种十神都代表着某种心性,性格因素往往决定职业取向,所以十神也是命主从事职业的重要标志。如:
    比肩劫财。比肩旺适合付出体力去完成的职业,如工人、机械操作、控制各种工业加工人手、手术师等,也适合合伙事业。而劫财喜欢自由业、合伙业,付出体力业、富冒险性事业,可以支配人的事业如医生、律师、教师、传教士等。
    伤官食神。伤官旺多从事口才事业如教师、演说家、辩论家、教授,扬名事业如歌星、演员、音乐家、外交家、广播播音员、电视节目主持人等,其它如作家、雕刻家等。食神旺的从事行业多与伤官略同,食神较偏重于照顾他人的爱心人员、护理、导游人员等。
    正财偏财。正财旺多从事和钱、女人有关的事业,如会计员、金融机构出纳,做固定性经商和工薪职业。而偏财多与赌、手工艺业及一切操作、整理、实验方面的职业有关,其收入来源有非预见性,与捞“外水”多的行业也有关。
    正官偏官。正官旺多代表文书、文管、公务员、政府官员、按部就班式职业,管理诸官等。偏官又叫七杀,代表武官、权威性的职业,如军警界、指挥者、法律界职业,下等命则任刻板、被约束行动的小职,武术师等等。
    正印偏印。正印旺者多为爱心职业,如教师、传教士等宗教方面人士,代表有耐心、耐性、安定性的职位,也包含公务员。偏印又叫枭神,职业与正印略同,但属于更学术化、归类化的职位,或是次要、副级职位等,较之正印,稍缺乏爱心,心性偏刻薄。
    上述两个方面是判断职业趋向的基础,但是要具体分析,还得注意到三个方面,这也是影响职业趋势的重要方面。一是依据八字中的用神平衡点来断,用神为印看印的职业,用神是官看官的职业,用神为火看火的职业,用神为水看水的职业;二是依据贴身的用神五行或十神来来判断职业,即看在日支、或月干、或中年看时干的喜用神;三是依据岁运的五行或十神来判断从事的职业和趋势。
    一、命理金旺或少金的人
    与金有关的行业都适合。金旺代表你有金相,金少代表你需要金来帮助你发展事业。五金,钢铁,汽车等等与金属有关的职业都是你的归属行业,在这些行业中你比较容易施展拳脚。同时证券和军事也是你比较擅长的行业。
    二、命理木旺或少木的人
    与木有关的都是你的首选行业,如印刷,花木,书店都适合你,或是完全无木的行业也行,如钢铁,军事等等。
    三、命理水旺或少水的人
    水至柔至善,如果水旺适合水产品,航运,清洁行业;如果你水少,娱乐,策划,中介等等都会是你的福相行业。
    四、命理火旺或缺火的人
    火炽热刚烈,火旺适合与照相,眼镜,化学,照明相关的行业;如果火少,礼品,高热,饮食相关的行业都有助于你。
    五、命理土旺或少土的人
    土以地为生,适合建筑,地产,建材行业;同时出租、当铺、管理这种坐地生财的行业也很适合你。
    八字看你最适合哪种职位
    一、财官印全且身不弱者适宜从事公务员职业:一方面,财者可掌实权也,官者具有魄力也,印者较有才华;另一方面,财者个人利益,官者国家利益,印者人民利益。身不弱则能承受住财耗、官克和印生,故一般来讲,财官印全且身不弱者从事公务员职业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命主本人也较有发展前途。
    二、伤官佩印且官生印者适宜从事科研员职业:一方面,伤官佩印,伤官与印相得益彰,伤官者,联想丰富,心思细腻;印者,作品、学术、学问、成就也。另一方面,官印相生,相互护卫,伤不克官,此实为官、印、伤三者皆为用也;而官者,名气、名声也。故伤官佩印且官生印者从事科研工作必定大有作为。
    三、食神生财且身不弱者适宜从事业务员职业:身不弱者,精力充沛之象。身不弱而见食神者,语音等方面的表达及沟通能力不错。食神生财的组合,则为命主通过语言表达、沟通等形式能够较好地创造财富、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故食神生财且身不弱者从事业务员职业必是游刃有余。
    四、身旺伤旺伤官生财者适宜从事财技术员职业:身旺伤官旺的人非常聪明、善于思考、较有个人独特的见地、逻辑思维能力强,并且凡事比较喜欢刨根问底。伤官生财者,即为将自己的想法、技术等变为财富之象。故身旺伤旺伤官生财者从事技术员职业必能为其所在企事为单位创造更多的财富。
    五、比劫并透而身更旺者适宜从事运动员职业:比劫者,竞争、争斗也。命局中比劫并透的人,好胜心较强,勇于拼搏。而身旺于比劫者,说明命主在与对手竞争中会高人一筹而最张取胜。故比劫并透而身旺者从事运动员职业则往往是自己人生的最佳选择。
    六、身旺财旺而官星虚弱者适宜从事商人职业:官星虚弱,从政前途不大;财旺损印,难有大的学术成就;财者,钱财也。财旺则主有发财的机会,而身旺则主能够较好地把握住发财的时机和能够承受住大财的冲击。身旺财旺而官星虚弱者从事商业职业必定财运亨通、大发其财。
    七、比劫并透而官能制比者适宜从事企管职业:一方面比劫代表同事,官能制比者,说明命主较为威望、魄力,能服众;另一方面比劫代表同行、竞争对手等,官能制比,说明命主能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打压、制约对手而让自己获胜。故比劫并透而官能制比者从事企管职业其所在企业之管理必定井井有条,效益蒸蒸日上。
    八、官旺生印而印旺生身者适宜从事传媒职业:对个人来讲,官旺者,必定名气大、影响力强,为声名远播之象;印旺者,必定才华横溢、文才非凡。对事业而言,官者强势者、管控者;身与比是同类,比者普通民众也;印者,化官生身之物也,即广泛传播、有效沟通、正确引导之象也。故官旺生印而印旺生身者从事传媒职业必定利国利民。
    九、伤官佩印为火木伤官者适宜从事文职职业:伤官者,小孩子、年轻人、联想、细心也;印星,知识;故伤官佩印为伤官与印星两得其用之义即知识得到很好地运用、发挥、传播等之象。火主文才,火木通明乃有文才。故伤官佩印为火木伤官者适宜从事教师、文秘、写手等文职职业。
    十、伤官佩印为土金伤官者适宜从事医生职业:土金伤官者,即日主为土、金为伤官,那么,必定是火为印星了。金为丹药、火为熔炉,金火两得其用,即炼出灵丹妙药之象;伤官佩印者一是聪明好学文笔好,二是技术娴熟本领高,故从医则有妙手回春之能。故伤官佩印为土金伤官者而从医生者必为良医。
    十一、身旺伤旺为金水伤官者适宜从事艺人职业:金不伤官者,金为日主为自身,身旺者貌美、有气质、喜欢表演或表现等;水为伤官者,水主智,为千变万化之象,故主爱好广泛、联想丰富、多才多艺、善于表演等。故很多大名星的命局都为金水伤官的命格或者金水伤官命格的变格组合。
    十二、财星较旺且日坐财星者适宜从事财务职业:财者,钱财也。命局财星较旺且日坐财星者往往非常重视钱财,故一般就能较好的管理好钱财。财星较旺且日坐财星者适宜从事财务职业大致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身旺财旺者,既能帮自己也能帮他人管理好钱财;另一种是财旺身弱者,只适宜帮别人理财。
    十三、食神制杀且日有根气者适宜从事军警职业:食神者,思想、技巧、智慧也;(七)杀者,勇猛、勇敢、英勇也。日主有根气,则与食神气息可通。故凡食神制杀且日有根气的命格,命主即为智勇双全之人,其如从事军警职业,则既有冲锋陷阵、英勇顽强之勇,又有心思细腻、细致入微之智,因此,必定是无往而无不胜。
    十四、食伤并透且自身不弱者适宜从事咨询职业:食伤并透者,爱好极其广泛、知识面非常宽广、思路相当缜密、思维很是活跃、表达能力不错、较善于辩论辩解和变通;自身不弱者,则意志力相对比较坚强、也更有自信和底气。故食伤并透且自身不弱者从事咨询职业能为更多的人更好地排忧解难。
    十五、食财官全而缺印星者适宜从事服务性职业:命局中食财官全而缺少印星者其一是独立意识较强,不依赖他人;二是较具牺牲和奉献精神,能值得付出;三是比较勤劳,不畏辛苦;四是能为他人着想,换位思考问题;等等。而这些因素都是从事服务性职业所必须具体的一些最基本的东东。
    十六、比劫旺透而无官星制者适宜从事自由职业:比劫旺透者,比较喜欢广结朋友、自由自在、自主安排、自由发挥,最不喜官星克制,而正好命局无官星来制约,则命主自然是如鱼得水。故比劫旺透而无官星制者从事自由职业是因势利导因人而宜最佳发挥个人潜能的完美体现。
  4. 罗织经(繁体字版)

    《羅織經》新譯(全本)
    維真氏 2009 年 8 月
    酷吏時代須牢記——多行不義必自斃,惡人自有惡人磨。
    【譯者按】本人對《羅織經》部分原文的理解與坊間可見的譯文有所不同,所以重新
    譯過。不當之處,歡迎指正;如轉發、引用、刊載本譯文,務請說明出處。
    《羅織經》著者來俊臣等均為唐武則天時期的酷吏。史載:來俊臣本雍州一無賴,因
    誣告陷害朝廷重臣及諸王侯,被武則天賞識重用, 「授朝散大夫,拜侍御史」。他夥
    同黨羽羅織罪名,實施酷刑,害人無數,最終也落得個斬首滅族的下場。網上和書刊
    中已有許多對《羅織經》及來俊臣的分析和評述,本人對《羅織經》感觸最深的是其
    露骨。也許正因為該文毫不掩飾地論述種種陰險毒辣的手段,標榜與傳統道德相悖的
    價值觀,所以才能成為「酷吏秘籍」。當今,文化之普及,信息之便捷,思想之活躍,
    都與原著者所處朝代有天壤之別。出此判斷,相信《羅織經》的讀者自會鑑別善惡,
    「識破伎倆、反奸防騙,汲取有益的東西」(原譯註者馬樹全先生語)。
    關於古文翻譯上的技術問題,見本文後記。
     
    閱人卷第一
    原文:
    人之情多矯,世之俗多偽,豈可信乎?子日:「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
    恥之。」恥其匿怨而友人也。人者多欲,其性尚私。成事享其功,敗事委其過,且聖
    人弗能逾者,概人之本然也。多欲則貪,尚私則枉,其罪遂生。民之畏懲,吏之懼
    禍,或以斂行;但有機變,孰難料也。為害常因不察,致禍歸於不忍。桓公溺臣,身
    死家衰;夫差存越,終喪其吳。親無過父子,然廣逆恆有;恩莫逾君臣,則莽奸弗
    絕。是以人心多詐,不可視其表;世事寡情,善者終無功。信人莫若信己,防人毋存
    幸念。此道不修,夫庸為智者乎?
    譯文:
    第一篇 識人真面
    人的性情多嬌揉造作,世間習俗盡虛假偽裝,怎麼能信呢?孔子說:「甜言蜜語、和顏
    悅色、畢恭畢敬,這種態度,左丘明認為可恥,我也認為可恥。」最令人瞧不起的
    是,本來心懷怨恨,卻偏要裝出熱情友善的樣子。
    人的慾望多多,本性自私自利。事情成功了便享受功勞,事情失敗了便推諉過錯,即
    便聖人也難以克服這一弱點,大概人之本性就是如此吧。慾望太多則貪婪,崇尚私利
    則枉法,罪孽由此而生。
    百姓害怕懲罰,官吏恐懼災禍,或許因此而收斂自己的妄行;只是人會隨機變換花
    招,誰都難以預料。
    形成危害常常因為疏於考察,造成禍患往往由於心慈手軟。齊桓公過份信賴寵臣,以
    致慘死,家族衰敗。吳王夫差不忍滅掉越國,最終亡了自己的國家。
    至親之情莫過於父與子,可是像楊廣那樣的逆子總是存在。恩賜之豐莫勝於君對臣,
    但是像王莽那樣的奸臣從未斷絕。
    因此說,人心多含狡詐,不能光看外表;世間冷暖,缺少情義,慈善家最終成就不了
    功名。
    相信別人不如相信自己,防範他人不要心存僥倖。不研習這個門道,哪能稱得上是個
    有智慧的人啊?
     
    事上卷第二
    原文:
    為上者疑,為下者懼。上下背德,禍必興焉。上者驕,安其心以順。上者憂,去其患
    以忠。順不避媚,忠不忌曲,雖為人詬亦不可少為也。上所予,自可取,生死於人,
    安能逆乎?是以智者善窺上意,愚者固持己見,福禍相異,咸於此耳。人主莫喜強
    臣,臣下戒懷妄念。臣強則死,念妄則亡。周公尚畏焉,況他人乎?上無不智,臣無
    至賢。功歸上,罪歸己。戒惕弗棄,智勇勿顯。雖至親亦忍絕,縱為惡亦不讓。誠如
    是也,非徒上寵,而又寵無衰矣。
    譯文:
    第二篇 侍候上司
    上司疑心重,下屬恐懼多。上下離心背德,禍事必然發生。
    高高在上的人驕橫,順從可使其心安;高高在上的人憂慮,忠誠能消其憂患。表現順
    從無需避諱逢迎諂媚,表示忠誠不必忌諱醜陋不端,即使遭眾人憎罵,仍要我行我
    素,甚至變本加厲。
    上頭的賞賜,儘管拿來享用,自己的性命都捏在主子手裏,怎能違背其意志呢?因
    此,智者善於窺探上峰意圖,愚人只會固執己見,他們福禍不同,訣竅就在於此啊!
    當主子的都不喜歡臣屬勢力強大,當臣子的要戒除心中的非分之想。為臣者追求權勢
    必將走上絕路,心存妄念無異於自掘墳墓。周公旦(功高位尊)尚且懼怕,何況是普通人
    呢?
    上司沒有不聰明的,下屬再賢良也不為過。功勞屬於主子,罪過留給自己。常懷戒備
    警惕之心,不要張揚你的智慧和勇氣。
    雖為至親至愛,也要忍痛斷絕關係;縱遇罪孽惡行,也不要站出來指責。
    如果真能如此行事,不僅能得寵,而且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層層上峰寵下去。
     
    治下卷第三
    原文:
    甘居人下者鮮。御之失謀,非犯,則篡耳。上無威,下生亂。威成於禮,恃以刑,失
    之縱。私勿與人,謀必辟。幸非一人,專固害。機心信隱,交接靡密,庶下者知威而
    畏也。下附上以成志,上恃下以成名。下有所求,其心必進,遷之宜緩,速則滿矣。
    上有所欲,其神若親,禮下勿辭,拒者無助矣。人有所好,以好誘之無不取;人有所
    懼,以懼迫之無不納。才可用者,非大害而隱忍。其不可制,果大材而亦誅。賞勿
    吝,以墜其志。罰適時,以警其心。恩威同施,才德相較,苟無功,得無天耶?
    譯文:
    第三篇 治理下屬
    沒什麼人甘願處於下屬地位。統治若不講方法謀略,不是下面冒犯上面,就是下面篡
    奪上面的權力。
    上面沒有威嚴,下面就會亂來。威嚴出自禮制,依賴於刑律,喪失在姑息縱容之中。
    私密之事切勿吐露給他人,謀劃計議必須避人耳目。不可單單寵愛一人,寵信專一必
    定帶來危害。
    機謀心思必須隱藏不露,與人交往不得過份親密,以使下屬感知你的威嚴而心生敬
    畏。
    下屬依附上司才能達成志向,上司依靠下屬才能成就功名。下屬提出要求,必懷進升
    願望,升遷宜緩慢安排,快了他便滿足不前。
    領導者打算支使人,神態要親切,對下以禮相待,切勿橫加斥責,將人拒之門外,那
    可就無人幫助你了。
    人人都有喜好的事物,以此利誘,沒有不歸順的;人人都有懼怕的事物,以此威逼,
    沒有不降服的。
    有才能可用之人,只要不危害大局,對其要容忍克制;凡不可駕馭之人,雖能擔當大
    任,也必須治罪懲處。
    賞賜不要吝嗇,藉此削弱其意志;懲罰要及時,以此阻嚇其異心。恩惠與刑罰同時施
    用,才能與品德相互權衡,假如這樣還不見成效,該不會是老天與你作對吧?
     
    控權卷第四
    原文:
    權者,人莫離也。取之非易,守之尤艱;智不足弗得,謀有失竟患,死生事也。假天
    用事,名之順也。自絕於天,敵之罪也。民有其愚,權有其智。德之不昭,人所難附
    焉。亂世用能,平則去患。盛世惟忠,庸則自從。名可易,實必爭;名實悖之,權之
    喪矣。嗜權逾命者,莫敢不為;權之弗讓也,其術乃極。機為要,無機自毀;事可
    絕,人倫亦滅。利祿為羈,去其實害;賞以虛名,收其本心。若此為之,權無不得,
    亦無失也。
    譯文:
    第四篇 掌控權力
    權力,是人不可或缺之物。獲取權力不容易,守住權力尤為艱難。智慧不足,權力不
    來,謀劃失當,終生災患,這可是生死攸關的大事呀!
    借「替天行道」的名義行事,名正言順;而「逆天而行,自取滅亡」,是扣在敵人頭上
    的罪名。
    庶民自有愚昧的地方,當權者自有高明之處。不宣揚你的恩德,眾人很難依附順從
    啊。
    動亂之年啟用能臣強將,平定之後則清除他們以絕後患;昌盛時期只用忠順之臣,國
    運庸弱時他們自會依從效命。
    名份可以改變,實權必須力爭;名份與實權相背離,權力也就喪失掉了。
    愛權力勝過愛性命的人,沒什麼事不敢幹;權力若不讓出,他奪權的手段將無所不用
    其極。
    籌划算度最為關鍵,不懂機謀,自取滅亡;事情可以做絕的時候,用不着顧忌什麼君
    臣父子,骨肉親情,統統可以趕盡殺絕。
    用錢財爵祿約束臣屬,以阻其聚勢成害;用虛職空銜賞賜下屬,以收其本性野心。
    照此行事,什麼權力都可獲得,也都不會喪失。
     
    制敵卷第五
    原文:
    人皆有敵也。敵者,利害相衝,死生弗容;未察之無以辨友,非制之無以成業。此大
    害也,必絕之。君子敵小人,亦小人也。小人友君子,亦君子也。名為虛,智者不計
    毀譽;利為上,愚者惟求良善。眾之敵,未可謂吾敵;上之敵,雖吾友亦敵也。親之
    故,不可道吾親;刑之故,向吾親亦棄也。惑敵於不覺,待時也。制敵於未動,先機
    也。構敵於為亂,不赦也。害敵於淫邪,不恥也。敵之大,無過不知;禍之烈,友敵
    為甚。使視人若寇,待親如疏,接友逾仇,縱人之惡余,而避其害,何損焉?
    譯文:
    第五篇 克敵制勝
    人人皆有敵。所謂敵人,就是與自己存在利害衝突,勢不兩立的人。覺察不到敵人就
    無法分辨朋友,不能制服敵人就無法成就事業。在此疏失,危害極大,必須予以杜
    絕。
    君子與小人為敵,君子便成了小人;小人與君子交友,小人就變為君子。名聲都是虛
    的,智慧之人不計較名聲好壞;利益至高無上,愚痴之士只求行善積德。
    眾人之敵,不能講就是我的敵人;上司的政敵,雖然是自己的朋友,也要當敵人看
    待。對於親朋的故交,可不能講自己與他關係密切;遇到受刑之人的舊友,即便他主
    動向我親近,也要棄之不理。
    迷惑敵人,使其不能察覺有你這個對手的存在,這叫靜待時機;在敵人動手之前將其
    制伏,此稱搶得先機。編造犯上作亂的罪行以構陷敵人,罪名要夠得上「極惡不赦」;
    編織淫亂邪惡的事情以誣害敵手,惡名要夠得上「寡廉鮮恥」。
    要論何時敵人的威脅最大,莫過於不見敵人蹤影之時;要論何種災禍的損失最大,視
    敵為友的下場最為慘烈。假如把旁人都當成賊寇,冷遇親人就像偶遇路人,怒待友人
    勝似面對仇敵,縱然因此遭人厭惡,卻能避免視敵為友帶來的危害,這能算得上什麼
    損失呀!
     
    固榮卷第六
    原文:
    榮寵有初,鮮有終者;吉凶無常,智者少禍。榮寵非命,謀之而後善;吉凶擇人,慎
    之方消愆。君命無違,榮之本也,智者捨身亦存續。後不乏人,榮之方久,賢者自苦
    亦惠嗣。官無定主,百變以悅其君。君有幸臣,無由亦須結納。人孰無親,罪人慎察
    其宗。人有賢愚,任人勿求過己。榮所眾羨,亦引眾怨。示上以足,示下以惠,怨自
    削減。大仇必去,小人勿輕,禍不可伏。喜怒無蹤,慎思及遠,人所難圖焉。
    譯文:
    第六篇 鞏固地位
    榮譽地位,蒙恩受寵,總有個開始,然而能善始善終者少而又少。吉凶福禍,變化無
    常,有頭腦的人能避災減禍。
    地位和恩寵並非命運所定,積極謀取才有好的結果;吉凶福禍,擇人上門,謹慎小心
    方能消災免禍。
    君王命令,絕不違抗,這是榮譽地位的根本,智慧之人寧肯犧牲自己也要使其存續下
    去。後繼有人,榮譽與地位方可持久,賢明的人情願自己吃苦也要使其惠及子孫。
    為官者沒有固定的主子,需隨機應變以取悅不同的主人。君王都有寵幸的臣屬,即便
    門路不通,也須設法和他們攀上關係,交結朋友。任何人都有三親六故,懲罰人,得
    罪人,必先仔細察訪他的宗親背景。
    人都有賢明和呆愚之處,任用人不能要求他們處處比自己高明。
    榮譽地位讓眾人羨慕,也能引起眾人怨恨。對上要表示心滿意足,對下要施以恩惠,
    怨恨自然就會減少。
    仇家宿敵必須剷除,猥瑣小人切勿輕視,這樣隱患便不會釀成災禍。
    喜怒哀樂,不露聲色,深思熟慮,着眼長遠,這樣就不容易遭人算計了。
     
    保身卷第七
    原文:
    世之道,人不自害而人害也;人之道,人不恕己而自恕也。君子惜名,小人愛身。好
    名羈行,重利無虧。名德不昭,毀謗無損其身;義仁莫名,姦邪不以為患。陽以贊
    人,置其難堪而不覺;陰以行私,攻其諱處而自存。庶人莫與官爭,貴人不結人怨。
    弱則保命,不可作強;強則斂翼,休求盡善。罪己宜苛,人憐不致大害;責人勿厲,
    小惠或有大得。惡無定議,莫以惡為惡者顯;善無定評,勿以善為善者安。自憐人
    憐,自棄人棄。心無滯礙,害不侵矣!
    譯文:
    第七篇 保全自身
    人不會自我傷害,只會被他人傷害,這叫立世之道;別人不寬恕自己,只能自我寬
    恕,此稱為人之道。
    君子珍惜名聲,小人愛惜自身。追求名聲的人束手束腳,注重利益的人永不吃虧。
    不去彰顯美名德行,誣衊誹謗便傷不到自身;不去標榜正義仁愛,就不會遭姦邪勢力
    的敵視反對。
    公開誇獎讚美他人,將其捧到盛名難負的地步,這樣他便失去警覺;暗中散佈私隱醜
    聞,專門攻擊他人諱忌之處,這樣有利於保存自我。
    百姓不與官吏爭鬥,顯貴不與他人結怨。弱者首先保證生存,不可逞強顯能;強者務
    必收斂鋒芒,凡事留有餘地。
    責備自己寧可苛刻加碼,讓人同情憐憫並無大礙;指責他人不要過份嚴厲,小恩小惠
    也許能辦大事。
    怎樣算醜惡,沒有固定的說法,並不把惡行看成醜惡的人,地位顯赫;什麼是美善,
    也無固定的評判,並不把善行視為美善的人,日日安穩。
    自我憐惜,別人才會憐惜你;自我厭棄,別人就會厭棄你。
    一旦沒有了良心牽絆,突破了道德障礙,你便練就了百毒不侵之功!
     
    察奸卷第八
    原文:
    奸不自招,忠不自辨。奸者禍國,忠者禍身。無智無以成奸,其智陰也。有善無以為
    奸,其知存也。智不逾奸,伐之莫勝;知不至大,奸者難拒。忠奸堪易也。上所用
    者,奸亦為忠;上所棄者,忠亦為奸。勢變而人非,時遷而奸異。其名難恃,惟上堪
    恃耳!好惡生奸也。人之敵,非奸亦奸;人之友,其奸亦忠。道同方獲其利,道異惟
    受其害。奸有益,人皆可為奸;忠致禍,人難以為忠。奸眾而忠寡,世之實也;言忠
    而惡奸,世之表也。惟上惟己,去表求實,奸者自見矣。
    譯文:
    第八篇 察辨奸人
    姦邪之人不會自行招認,忠良之人不會自詡爭辨。
    奸臣禍國殃民,忠臣禍己殃身。沒有智慧不能成為奸臣,奸臣的智慧都屬陰謀詭計。
    心存良善的人幹不了壞事,因為善人的良知無時不在。聰明才智壓不住陰謀詭計,於
    是討伐奸雄難以取勝;良知不能作用於一切,所以奸賊壞人防不勝防。
    記住,忠與奸的標籤是可以掉換的。本歸奸詐之流,因為被上面重用,照樣被譽為忠
    臣;原屬忠良之類,因為被君王罷黜,依然被貶為奸臣。權力更迭,對人的評價跟會
    着變化;時過境遷,姦邪的定義也有所不同。名聲好壞,不足為憑,是忠是奸,只有
    君王說了才能算數!
    記住,姦邪之名出自人們的好惡。被眾人敵視厭惡的人,本非圖謀不軌,也會被視為
    姦邪壞人;被眾人視為同志朋友,原本虛偽奸詐,也能被當成忠良好人。合群同道方
    能從中牟利,離群叛道只會招引災禍。
    耍奸犯科能得實際利益,所以人人都可能當奸臣;忠誠無私往往引禍上身,因此人們
    難以做忠臣。壞人眾多,好人稀少,此的確為世間現實。句句表忠,聲聲罵奸,這不
    過是世間表象。
    何謂奸人,一要看上面的旨意,二要靠利己的判斷,拋去表象,探求實質,奸人自然
    就會顯現出來了。
     
    謀劃卷第九
    原文:
    上不謀臣,下或不治;下不謀上,其身難晉;臣不謀僚,敵者勿去。官無恆友,禍存
    斯須,勢之所然,智者弗怠焉。料敵以遠,須謀於今;去賊以盡,其謀無忌。欺君為
    大,加諸罪無可免;枉法不容,縱其為禍方懲。上謀臣以勢,勢不濟者以術。下謀上
    以術,術有窮者以力。臣謀以智,智無及者以害。事貴密焉,不密禍己;行貴速焉,
    緩則人先。其功反罪,彌消其根;其言設謬,益增人厭。行之不輟,不亦無敵乎?
    譯文:
    第九篇 講求謀劃
    君王不用權謀駕馭下屬,眾臣恐難治理;臣屬不用計謀應對君王,官階難以晉升;官
    吏不用智謀對付同僚,不能剷除敵手。
    官場上沒有永遠的朋友,仕途中凶禍四伏,無時不在,這是爭權奪勢造成的必然結
    果,智慧之人對此切不可懈怠。
    若要提前料知敵人動向,必須現在就着手謀劃;剷除仇敵務必乾淨徹底,施用計謀不
    能顧忌重重。
    欺君之罪,罪大惡極,以此罪名誣陷對手,令其無可赦免;貪贓枉法,法度不容,聽
    任敵手行惡成害,而後問罪不遲。
    君王倚仗權勢統治臣屬,權勢不足要講策略權術。下屬憑藉機巧計謀對付君王,計謀
    用盡需以實力抗衡。臣子官吏相互鬥智角謀,智謀不夠便要加以陷害。
    行事貴在機密,走漏風聲必定引禍上身;行動貴在迅速,緩慢拖拉則讓他人佔先。
    將其功勞成就顛倒成罪行過錯,徹底挖掉他的立足根基;將其言談話語編排成謬論邪
    說,使人不斷增加對他的厭惡憎恨。
    策劃不止,計謀不斷,這樣不就打遍天下無敵手了嗎?
     
    問罪卷第十
    原文:
    法之善惡,莫以文也,乃其行焉;刑之本哉,非罰罪也,乃明罪焉。人皆可罪,罪人
    須定其人。罪不自昭,密而舉之則顯。上不容罪,無諭則待,有諭則逮。人辯乃常,
    審之勿憫,刑之非輕,無不招也。或以拒死,畏罪釋耳。人無不黨,罪一人可舉其
    眾。供必無缺,善修之毋違其真。事至此也,罪可成矣。人異而心異,擇其弱者以攻
    之,其神必潰。身同而懼同,以其至畏而刑之,其人固屈。憐不可存,憐人者無證其
    忠。友宜重懲,援友者惟招其害。罪人或免人,罪難為亦為也!
    譯文:
    第十篇 問罪之法
    法典的好壞,不看怎樣論述,而看怎樣執行;刑典的宗旨,不在如何罰罪,而在如何
    定罪。
    是人便可加上罪名,興師問罪必落實罪人。罪行不會自動顯露,密信舉報可揭露罪
    行。
    君王不會容忍犯罪,沒有諭旨先耐心等待,有了詔令就逮人收監。人犯自辯,歷來常
    見,審訊不得心存憐憫,動刑切莫心慈手軟,如此審案,沒有不招認的。若因拒不認
    罪而被刑訊致亡,用畏罪尋死來解釋即可。
    人人都會拉幫結派,給一人定罪,便可檢舉其同黨共犯。供詞不得存在缺陷,要認真
    修補,切勿有違其真實可信。案子辦到如此程度,罪名便可以成立了。
    人不同,心不同,專揀意志薄弱者加以攻擊,其精神肯定崩潰。肉體同,痛楚同,專
    挑人最懼怕之處嚴刑拷問,此人犯必定屈服。
    憐憫之心不可存留,憐憫他人便不能證明自己的忠誠。朋友更宜從重懲處,幫朋友開
    脫只會給自身招來禍害。問罪還是免罪?治人以罪當然難於免人罪責,不過再難也得
    干!
     
    刑罰卷第十一
    原文:
    致人於死,莫逾構其反也;誘人以服,非刑之無得焉。刑有術,罰尚變,無所不施,
    人皆授首矣。智者畏禍,愚者懼刑;言以誅人,刑之極也。明者識時,頑者辯理;勢
    以待人,罰之肇也。死之能受,痛之難忍,刑人取其不堪。士不耐辱,人患株親,罰
    人伐其不甘。人不言罪,加其罪逾彼;證不可得,偽其證率真。刑有不及,陷無不
    至;不患罪無名,患上不疑也。人刑者非人也,罰人者非罰也。非人乃賤,非罰乃
    貴。賤則魚肉,貴則生死。人之取捨,無乃得此乎?
    譯文:
    第十一篇 施用刑罰
    要想置人於死地,最有效莫過誣其謀反;要想誘逼人屈服,不施酷刑難使其就範。施
    刑要講方法技巧,懲罰貴在靈活多變,各種手段統統用起來,什麼樣的人都會低頭認
    罪。
    知書達理的人畏懼災禍,愚昧無知的人害怕酷刑;用語言誅殺罪人,這是最高的行刑
    手段。
    明智者自會認清時務,愚頑者一味強辭辯理;拿陣勢威懾犯人,這是動用刑罰的開
    始。
    有人可以接受死亡,卻難以承受痛苦,用刑要選人們最不堪忍受之處動手。有身份的
    人耐不得屈辱,人們還都擔心株連親屬,懲罰就從人們最不心甘之處下刀。
    人不願認罪,那就在原控之上罪加一等;拿不到罪證,那就逼真地偽造罪行證據。套
    不上刑則就加以誣陷,任何罪行都可編造出來;不用怕定罪無名,只怕上面不會產生
    猜疑。
    受刑者會詆毀治罪的人,執法者會指責懲罰不公。只會沖人叫罵的人低賤,能挑判罰
    毛病的人高貴。對付低賤者,可以放手凌辱折磨他;遇見高貴者,則用生死來威脅
    他。分清人之貴賤,手段的取捨問題豈不就迎刃而解了嗎?
     
    瓜蔓卷第十二
    原文:
    事不至大,無以驚人。案不及眾,功之匪顯。上以求安,下以邀寵,其冤固有,未可
    免也。榮以榮人者榮,禍以禍人者禍。榮非己莫恃,禍惟他勿縱。罪無實者,他罪可
    代;惡無彰者,人惡以附。心之患者,置敵一黨;情之怨者,陷其姦邪。官之友,民
    之敵;親之友,仇之敵。敵者,無常也。榮之友,敗之敵;賤之友,貴之敵。友者,
    有時也。是以權不可廢,廢則失本,情不可濫,濫則人忌;人不可密,密則疑生;心
    不可托,托則禍伏。智者不招己害,能者尋隙求功。餌之以逮,事無悖矣。
    譯文:
    第十二篇 瓜葛關係
    事情不搞得轟轟烈烈,就不能令人震驚矚目。案子若不能牽涉多人,功勞就無法彰顯
    易見。上面要的是安定,下面求的是寵信,案中固然存在冤情,那也是在所難免嘛!
    榮譽,是賞賜者給予才能享受的;災禍,是禍害者犯罪才會遭受的。不屬自己的榮譽
    切莫拿來自恃,屬於他人的罪過切勿寬縱放過。
    對需要定罪但尚無真憑實據者,可用別的罪名代替;對需要懲罰但還夠不上罪行昭彰
    者,用他人的惡行補足。對於離心叛道的人,可設法誣其為敵之同黨;對情感上怨恨
    的人,可編造奸詐邪惡的行為加以構陷。
    官宦的朋友,是庶民的敵人;親屬的朋友,是仇家的敵人。所謂敵人,並非是一成不
    變的。榮顯時的朋友,敗落時就是敵人;貧賤時的朋友,富貴時就是敵人。所謂朋
    友,也是會因時而異的。
    因此說,權力不可放手,放棄權力就失掉了立身之本;感情不可濫用,隨意表露感情
    便會遭人忌恨。交往不可過密,過於親密就會讓人疑竇叢生。心聲不可坦露,心意和
    盤托出將致禍患四伏。
    聰明人不會引禍上身,能耐人專鑽空子求功。下餌引誘,上鈎逮捕,事情沒有不順理
    成功的!
    【翻譯後記】
    1. 原文依據:吉林攝影出版社 2005 年 5 月第二版《羅織經》(原著者:來俊臣,注釋
    者:馬樹全)。本人未考證過「羅織經」手抄本原跡,但依照自己的理解判斷,對原文
    做了兩處修訂,在引用的原文中以下劃線標出。標點方面的改動就不一一指出了。
    2. 翻譯力求在準確、通順的基礎上,體現原文風格,並以初中畢業水平能讀懂為準。
    所謂原文風格,就本人水平所見主要是官方駢體加實用格言,用典不多,辭藻也夠不
    上華麗,所以翻譯時用了一些重複拼湊的辦法示其工整,顯其實在,讀者見仁見智
    吧。
    3. 原文可用的字詞,維真氏在譯文中儘量再現。
    4. 儘量從原著者的立場考慮用詞的褒貶問題。
    5. 譯文中保留了《羅織經》一書中馬樹全先生的部分譯文。
    6. 本人翻譯《羅織經》始於 2009 年 7 月 14 日,曾分六輯在網易維真氏博克中發表,
    至同年 8 月 13 日修改完畢後,合成此譯文全本。
  5. 道德经解读:第六至十章

    第六章
    [原文]
    谷神不死①,是谓玄牝②。玄牝之门③,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④!其若存⑤!用之不堇⑥。
    [译文]
    生养天地万物的道(谷神)是永恒长存的,这叫做玄妙的母性。玄妙母体的生育之产门,这就是天地的根本。连绵不绝啊!它就是这样不断的永存,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注释]
    ①谷神:过去据高亨说:谷神者,道之别名也。谷读为毂,《尔雅·释言》:“毂,生也。”《广雅·释诂》:“毂,养也。”谷神者,生养之神。
    另据严复在《老子道德经评点》中的说法,“谷神”不是偏正结构,是联合结构。谷,形容“道”虚空博大,象山谷;神,形容“道”变化无穷,很神奇。
    ②玄牝(pin):玄,原义是深黑色,在《老子》书中是经常出现的重要概念。有深远、神秘、微妙难测的意思。牝:本义是是雌性的兽类动物,这里借喻具有无限造物能力的“道”。玄牝指玄妙的母性。这里指孕育和生养出天地万物的母体。
    ③门:指产门。这里用雌性生殖器的产门的具体义来比喻造化天地生育万物的根源。
    ④绵绵:连绵不绝的样子。
    ⑤若存:若,如此,这样。若存:据宋代苏辙解释,是实际存在却无法看到的意思。
    ⑥堇(jin):通勤。作“尽”讲。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谷神,谷中央无谷也。无形无影,无逆无违,处卑不动,守静不衰,谷以之成而不见其形,此至物也。处卑而不可得名,故谓天地之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门,玄牝之所由也。本其所由,与极同体,故谓之天地之根也。欲言存邪,则不见其形;欲言亡邪,万物以之生,故绵绵若存也。无物不成,用而不劳也,故曰用而不勤也。
    [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
    谷至虛而猶有形,谷神則虛而無形也。虛而無形,尚無有生,安有死耶?謂之谷神,言其德也。謂之玄牝,言其功也。牝生萬物,而謂之玄焉,言見其生之而不見其所以生也。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
    玄牝之門,言萬物自是出也。天地根,言天地自是生也。
    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綿綿,微而不絕也。若存,存而不可見也。能如是,雖終日用之而不勞矣。
     
    第七章
    [原文]
    天长,地久①。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②,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③,外其身而身存④,非以其无私邪⑤?故能成其私。
    [译文]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注释]
    ①天长地久;长、久:均指时间长久。
    ②以其不自生也:因为它不为自己生存。以,因为。
    ③身:自身,自己。以下三个“身”字同。先:居先,占据了前位。此是高居人上的意思。
    ④外其身:外,是方位名词作动词用,使动用法,这里是置之度外的意思。
    ⑤邪(ye):同“耶”,助词,表示疑问的语气。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
    自生则与物争,不自生则物归也。

    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无私者,无为於身也。身先身存,故曰能成其私也。
    [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
    天長地久,
    天地雖大而未離於形數,則其長久蓋有量矣。然老子之言長久極於天地,蓋以人所見者言之耳。若夫長久之至,則所謂天地始者是矣。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天地生物而不自生,立於萬物之外,故能長生。聖人後其身而先人,外其身而利人,處於衆入之表,故能先且存。如使天地與物競生,而聖人與人爭得,則天地亦一物耳,聖人亦一人耳,何以大過之哉。雖然,彼其無私,非以求成私也,而私以之成道,則固然耳。
     
    第八章
    [原文]
    上善若水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②,故几于道③。居,善地;心,善渊④;与,善仁⑤;言,善信;政,善治⑥;事,善能;动,善时⑦。夫唯不争,故无尤⑧。
    [译文]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注释]
    ①上善若水:上,最的意思。上善即最善。这里老子以水的形象来说明”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圣人的言行有类于水,而水德是近于道的。
    ②处众人之所恶:即居处于众人所不愿去的地方。
    ③几于道:几,接近。即接近于道。
    ④渊:沉静、深沉。
    ⑤与,善仁:与,指与别人相交相接。善仁,指有修养之人。
    ⑥政,善治:为政善于治理国家,从而取得治绩。
    ⑦动,善时:行为动作善于把握有利的时机。
    ⑧尤:怨咎、过失、罪过。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人恶卑也。

    故几於道。
    道无水有,故曰几也。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言人皆应於治道也。
    [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易》曰: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又曰:天以一生水。蓋道運而為善,猶氣運而生水也,故曰上善若水。二者皆自無而始成形,故其理同。道無所不在,無所不利,而水亦然。然而既已麗於形,則於道有問矣,故曰幾於道矣。然而可名之善,未有若此者也,故曰上善。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一黃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避高趨下,未嘗有所逆,善地也。空虛靜默,深不可測,善淵也。利澤萬物,施而不求報,善仁也。圓必旋,方必折,塞必止,次爻流,善信也。洗滌群穢,平準高下,善治也。遇物賦形,而不留於一,善能也。冬凝春伴,涸溢不失節,善時也。
    夫惟不爭,故無尤。
    有善而不免於人非者,以其爭也。水惟不爭,故兼七善而無尤。
     
    第九章
    [原文]
    持而盈之①,不如其已②;揣而锐之③,不可长保④。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⑤。功成身退⑥,天之道也⑦。
    [译文]
    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的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
    [注释]
    ①持而盈之:持,手执、手棒。此句意为持执盈满,自满自骄。
    ②不如其已:已,止。不如适可而止。
    ③揣而锐之:把铁器磨得又尖又利。揣,捶击的意思。
    ④长保:不能长久保存。
    ⑤咎:过失、灾祸。
    ⑥功成身退:功成名就之后,不再身居其位,而应适时退下。”身退”并不是退隐山林,而是不居功贪位。
    ⑦天之道:指自然规律。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持谓不失德也。既不失其德,又盈之,势必倾危。故不如其已者,谓乃更不如无德无功者也。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既揣末令尖,又锐之令利,势必摧衄,故不可长保也。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不若其已。

    当贵而骄,自遗其咎。
    不可长保也。

    功遂身退,天之道。
    四时更运,功成则移。
    [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如長保。
    知盈之必溢,而以持固之,不若不盈之安也。知銳之又折,而以揣先之,不如揣之不可必恃也。若夫聖人有而不有,尚安有盈;循理而後行,尚安有銳。無盈則無所用持,而無銳則無所用揣矣。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日中則移,月滿則虧,四時之運,功成者去。天地尚然,而況於人乎?
     
    第十章
    [原文]
    载营魄抱一①,能无离乎?专气致柔②,能如婴儿乎③?涤除玄鉴④,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⑤?天门开阖⑥,能为雌乎⑦?明白四达,能无知乎⑧?生之畜之⑨,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⑩。
    [译文]
    精神和形体合一,能不分离吗?聚结精气以致柔和温顺,能像婴儿的无欲状态吗?清除杂念而深入观察心
    灵,能没有瑕疵吗?爱民治国能遵行自然无为的规律吗?感官与外界的对立变化相接触,能宁静吧?明白四达,能不用心机吗?让万事万物生长繁殖,产生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作万物之长而不主宰他们,这就叫做“玄德”。
    [注释]
    ①载营魄抱一:载,用作助语句,相当于夫;营魄,即魂魄;抱一,即合一。一,指道,抱一意为魂魄合而为一,二者合一即合于道。又解释为身体与精神合一。
    ②专气:专,结聚之意。专气即集气。
    ③能如婴儿乎:能像婴儿一样吗?
    ④涤除玄鉴:涤,扫除、清除。玄,奥妙深邃。鉴,镜子。玄鉴即指人心灵深处明澈如镜、深邃灵妙。
    ⑤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即无为而治。
    ⑥天门开阖:天门,有多种解释。一说指耳目口鼻等人的感官;一说指兴衰治乱之根源;一说是指自然之理;一说是指人的心神出入即意念和感官的配合等。此处依”感官说”。开阖,即动静、变化和运动。
    ⑦能为雌:雌,即宁静的意思。
    ⑧知:通智,指心智、心机。
    ⑨畜:养育、繁殖。
    ⑩玄德:玄秘而深邃的德性。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载,犹处也。营魄,人之常居处也。一,人之真也。言人能处常居之宅,抱一清神。能常无离乎,则万物自宾也。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专,任也。致,极也。言任自然之气,致至柔之和。能若婴儿之无所欲乎,则物全而性得矣。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玄,物之极也。言能涤除邪饰,至於极览,能不以物介其明。疵其神#3乎,则终与玄同也。
    爱民治国,能无知乎?
    任术以求成,运数以求匿者,智也。玄览无疵,犹绝圣也。治国无以智,犹弃智也。能无以智乎,则民不辟而国治之也。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天门,谓天下之所由从也。开阖,治乱之际也。或开或阖,经通於天下,故曰天门开阖也。雌应而不昌,因而不为。言天门开阖,能为雌乎,则物自宾而处自安矣。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言至明四达,无迷无惑,能无以为乎,则物化矣。所谓道常无为,侯王若能守,则万物自化。
    生之,
    不塞其原也。
    畜之。
    不禁其性也。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不塞其原,则物自生,何功之有?不禁其性,则物自济,何为之恃?物自长足,不吾宰成,有德无主,非玄如何?凡言玄德,皆有德而不知其主,出乎幽冥。
    [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魄之所以異於魂者,魄為物,魂為神也。《易》曰: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魄為物,故雜而止;魂為神,故一而變。謂之營魄,言其止也。蓋道無所不在,其於人為性,而性之妙為神。言其純而未雜則謂之一,言其聚而未散則謂之樸,其歸皆道也,各從其實言之耳。聖人性定而神凝,不為物遷,雖以魄為舍,而神所欲行,魄無不從,則神常載魄矣。衆人以物役性,神昏而不治,則神聽於魄,耳目困以聲色,鼻口勞以臭味,魄所欲行而神從之,則魄常載神矣。故教之以抱神載魄,使兩者不相離,此固聖人所以修身之要。至於古之真人,深根固蒂,長生久視,其道亦由是也。
    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神不治則氣亂,強者好鬬,弱者喜畏,不自知也。神治則氣不妄作,喜怒各以其類,是之謂專氣,神虛之至也,氣實之始也。虛之極為柔,實之極為剛,純性而亡氣,是之謂致柔。嬰兒不知好惡,是以性全。性全而氣微,氣微而體柔,專氣致柔,能如嬰兒極矣。
    滌除玄覽,能無疵乎?
    聖人外不為魄所載,內不為氣所使,則其滌除塵垢盡矣。於是其神廓然,玄覽萬物,知其皆出於性,等觀淨穢,而無所瑕疵矣。
    愛民治國,能無為乎?
    既以治身,又推其餘以及人。雖至於愛民治國,一以無心遇之。苟其有心,則愛民者適所以害之,治國者適所以亂之也。
    天門開闔,能為雌乎?
    天門者,治亂廢興所從出也。既以身任天下,方其開闔變會之間,衆人貴得而患失,則先事以徼福;聖人循理而知天命,則待唱而後和。《易》曰:先天而天弗違,非先天也;後天而奉天時,非後天也。言其先後常與天命會耳。不然先者必蚤,後者必莫,皆失之矣。故所謂能為雌者,亦不失時而已。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內以治身,外以治國,至於臨變,莫不有道也,非明白四達而能之乎?明白四達,心也,是心無所不知,然而未嘗有能知之心也。夫心一而已,苟又有知之者,則是二也。自一而二,蔽之所自生,而愚之所自始也。今夫鏡之於物,來而應之則已,矣,又安得知應物者乎?本則無有,而以意加之,此妄之源也。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其道既足以生畜萬物,又能不有不恃不宰,雖有大德,而物莫之知也,故曰玄德。
  6. 浅谈飞盘奇门和转盘奇门的区别

    1、从定局来说:飞盘奇门一直以折补法为主(即现在大家所说的拆补法),也就是以节气为主,符头为辅,灵动活泼,随机应变;转盘奇门一直以置闰法为主,也就是以符头为主,节气为辅,循序渐进,步步为营。

    2、从布局来说:地盘起布方法与值符值使的定位方法,飞转都是一样的。只是八门九星在天盘的运行轨迹发生了变化。飞盘是不管八门九星九神,都可入中,然后按照九宫数序依次飞布,中五不需寄宫;转盘是不管八门九星八神,都不入中,而是按照八卦方位挨排轮转,中五需要寄宫。
    飞盘奇门以节气变局,天盘布局路线为九宫飞跳,入中驻中,逢五不避,全部依数而行。犹如天马行空、出奇制胜!看其纵横交错,丝毫不紊。所谓随其所欲而不逾矩也,无处不是灵机活泼,飘飘乎如一气象也,故而称之为飞盘。
    转盘奇门本干支立局,天盘布局路线为八方轮转,入中寄宫,逢五则避,浑然依方而转。犹如列宿丽天、星辰定位!观其圆方有致,周流不息。所谓寒来暑往而不失时也,无处不是循步移宫,巍巍然如一形象也,故而称之为转盘。
    由此而推之,则转盘为正,飞盘为奇;转盘为天行之常,飞盘为气运之变;转盘重于形质,飞盘重于气机;而理与象,则一也。天地生易,有河图洛书;古圣画卦,分先天后天;数有常变,兵有奇正;配奇门而言之,则飞与转而已。
    飞转之异,全在于是否入住中五。中五皇极,为天心所在,若有若无之地,大则弥纶天地,小则细若微尘,唯无形之气可以运行无碍,非有形体象所能穿梭自如者。亦如同人心一般,包罗天地万物,而实则无一物所能容者。如此,则功用分矣,变化见矣。然形为气之渐,气为形之先;形为气之母,气为形之帅。其形与气,如阴与阳,须臾不能离者也。是故持经达变,知雄守雌,圣人执一以为天下式。
    古法飞盘奇门:以三乙四宫为经,以年命用神为纬,精研五行,细参六亲。线路清楚,层次分明,吉凶成败一目了然。
    古法转盘奇门:以符使飞流为经,以本干旺衰为纬,甄别人我,详明格局。也是一种不错的断局方法。    
  7. 太乙格局

    太乙式有若干格局。格局是固定的式局,用这些固定的式局来进行预测判断,以确定天变灾异,内外祸福,治乱兴衰。这些格局是古已有之的固定成式,如二目与太乙同宫为掩,主客大小将与太乙同宫为囚,主客大小将在太乙左右为挟,文昌在太乙左右为迫,始击在太乙左右为击,等等。至于这些格局能否起到预测作用,能否应验,那是另外一回事。


    一、掩

    文昌加临太乙宫,或始击加临太乙宫为掩。掩表示阴盛阳衰,阳被阴掩,象日蚀,太阳被蚀去半边,这是不吉之兆。
    掩又有掩袭劫杀之义,主王纲失序,君弱臣强。若太乙在阳绝之地,君主有凶;太乙在阴绝之地,大臣受诛。若主算和,大将可免灾;主算不和,凶。
    岁计遇掩,人君宜修德谨身,任忠良,远小人,薄赋税,安人民。


    二、迫

    文昌在太乙前一辰为外辰迫,在太乙前一宫为外宫迫;文昌在太乙后一辰为内辰迫,在太乙后一宫为内宫迫。辰迫灾缓而轻,宫迫灾重而疾。
    李淳风说,外迫为明迫,主外寇攻内;内迫为暗迫,主权臣窃柄。若遇迫之岁,太岁在太乙前, 阳年灾深,阴年灾浅;太岁在太乙后,阳年灾浅,阳年灾深。
    岁计遇迫,不宜用兵,主兵、客兵俱败。


    三、关

    主大将、主参将、客大将、客参将,主客四将同宫为关。关为关防守备警惕之义。
    主客大小将同宫,似一林有一虎,一泉有二蛟,相持争锋,势不两立不象,宜练精兵,据险隘,加强防备,不可懈怠。
    岁计逢关,主将相有攻伐之危。
    时计逢关,宜先举兵以应客(变主为客);若后起兵,为主,则凶。
    岁、月、日、时四计之数,如主客四将同宫为关,多算者胜,少算者负,算和者胜,算不和者负。


    四、囚

    主客大小将与太乙同宫为囚。囚为拘击、篡戳之义。主以下犯上。
    岁计遇囚,若太乙在易气、绝气之地,君主有奔败崩篡之厄,大凶;若太乙在绝阳、绝阴之地,阴谋自败,大臣有被诛之灾。
    主客四将与太乙同宫,若近天目,谋在同类;若近地目,谋在内部。主客二目,算和者谋可成,算不和者,谋不可成。
    平安之世,迂囚格,不宜先举兵,只宜固守。


    五、击

    始击在太乙宫左右为击。始击在太乙前一辰为外辰击,在太乙后一辰为内辰击;始击在太乙前一宫为外宫击,在太乙后一宫为内宫击。击为纵夺搏击,上下相凌之义。主臣凌君,卑欺尊,下僭上。君相互忌,不利有为。
    外击为诸候侵凌,臣下生逆心;内击为亲附后妃之属,凌上为患。


    六、格

    始击、客大将、客参将与太乙宫相对为格。
    格是变革的意思,又有僭凌抗衡,政事上下相隔之象。
    岁计逢格,太乙在易绝之地,不利有为,主算不和者败。


    七、对

    文昌与太乙所在宫相冲为对。
    对为对冲之义。岁计遇对,大臣欺君塞贤路,逐忠良,将吏挟奸欺迫之象。
    若主客四将与太乙宫对,皆为将吏挟奸,臣下欺君。
    岁计遇对,人君宜用忠良,抑奸佞,安孤抚民,以免倾危之变。


    八、挟

    文昌、始击同在太乙左右为挟。主大将与主参将同在客目左右,客大将与客参将同在主目左右,主客四将同在太乙左右,均为挟。
    挟有挟持之义。
    二目以四将挟太乙,为大臣专权。客大小将挟主,主败;主大小将挟客,客败。
    一、八、三、四宫为内;九、二、七、六宫为外。
    主目值挟,若在内宜战;客目值挟,若在内亦宜战。


    九、四郭固

    文昌囚太乙宫(文昌与太乙同宫),主大将、主参将关,为四郭固。始击囚太乙宫,客大 将、客参将关,亦为四郭固。
    四郭固是指天子之都邑,四面皆有城墙,宜坚壁固守,谨防灾变。


    十、四郭杜

    文昌与客参将相并,客大将与主参将相并,又逢掩、迫、关、格,为四郭杜。
    四郭杜为关梁闭塞不通之象,谋事不成。


    十一、三门具不具

    三门是指开、休、生三吉门。若太乙、天目在开、休、生三吉门之下,为三门不具。若太乙、天目不在开、休、生三吉门之下,为三门具。
    三门不具,不利兴兵;三门具,大利。
    开门面对杜门,休门面对景门,生门面对死门。太乙、天目在三吉门之下,若兴兵,为弃吉门向凶门,所以不吉。太乙、天目不在三吉门之下,若兴兵,就是避凶趋吉,弃死就生,所以吉。


    十二、五将发不发

    文昌、始击、主大将、主参将、客大将、客参将为五将。
    文昌无囚、迫,始击无掩、击,主客大小将无关囚,为五将发,否则为不发,。

    发为兵强将勇,发必中,举必成,战必胜。三门不具不可出兵,五将不发不可临阵。
  8. 太乙行宫

    太乙,即太乙数术,又名太一,为北辰神名,或者指北极星,代表天皇大帝,下司九宫,中建皇极,统管十六神,预知风雨、水旱、兵革、饥馑、疾疫灾害、九洲十二国治乱兴替。太乙式的推演,是以太乙的行宫为依据的。
     
    太乙宫位是这样排列的:乾一宫、离二宫、艮三宫、震四宫、中五宫、兑六宫、坤七宫、坎八宫、巽九宫;而洛书的宫位是:坎一宫、坤二宫、震三宫、巽四宫、中五宫、乾六宫、兑七宫、艮八宫、离九宫。如图:

    太乙宫位于洛书宫位有不可分割的传承关系,而太乙宫位与洛书宫位为什么相差一位?历来说法不一
    西晋郭璞讲:地缺东南,宫数多者,无出于九,故差九以填之。即认为天倾西北,地缺东南,所以用最大的宫数九去进行填补。东晋乐讲:太乙经天道,明人事,王候得之,以一统天下,故差一宫以就乾。易卦中乾为天、为君王,数字中一为首为开始,亦象征君王,所以把乾宫定为一宫。
    唐代王希明说:太乙统人事,而知未来之道,故圣人特差一宫,以明先知之义也。
    太乙神数》曰:太乙(太一)者,极也;乙(一)者,数之始也,三年一宫,理天、理地、理人也。周易六十四卦,以乾为首,统率六十四卦,数字以一为开始,统率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各数。太乙以卦论相当于乾卦,以数论相当于一,所以太乙从乾宫开始运行八宫,宫位自然把乾宫定为一宫。
    太乙分阴阳二遁。阳遁太乙行宫从乾一宫开始,顺行八宫,不入中宫。阴遁太乙宫从巽九宫开始逆行八宫,不入中五宫。
    ——转自刘老师网站